[題組:第23題到第25題]
25. 上文__________(10個下底線字元)內若要擇用下列方框裡的論述,則對○1 、○2 、○3 、○4 的判斷,最適當的是:
○1 韓保昇《蜀本草》:「螟蛉,桑蟲也。蜾蠃,蒲盧也。言蒲盧負桑蟲以成其子也,亦負他蟲封之,數日則成蜂飛去。今有人候其封穴,壞而看之,見有卵如粟,在死蟲之上。」
○2 蘇頌《圖經本草》:「物類變化,固不可度。蚱蟬生於轉丸、衣魚生於瓜子之類,非一。桑蟲、蜘蛛之變為蜂,不為異也。如陶所說卵如粟者,未必非祝蟲而成之也。」
○3 寇宗奭《本草衍義》︰「嘗拆(土蜂)窠視之,果有子如半粟米大,色白而微黃。所負青菜蟲,卻在子下。」
○4 李時珍《本草綱目》:「今屢破其(土蜂)房,見子與他蟲同處,或子已去而蟲存空殼,或蟲成蛹而子尚小。蓋蟲終不壞,至其成蛹,子乃食之而出也。」
(A)○1 、○2 適用;○3 、○4 不適用
(B)○1 、○3 適用;○2 、○4 不適用
(C)○1 、○3 、○4 適用;○2 不適用
(D)○2 、○3 、○4 適用;○1 不適用
文意理解
107指考國文考科-26
[題組:第26題到第27題]
世人論司馬遷、班固,多以固為勝,余以為失。遷之著述,辭約而事舉,敘三千年事,唯五十萬言。班固敘二百年事,乃八十萬言,煩省不敵,固之不如遷一也。良史述事,善足以獎勸,惡足以監誡。人道之常,中流小事,亦無取焉,而班皆書之,不如二也。毀貶晁錯,傷忠臣之道,不如三也。遷既造創,固又因循,難易益不同矣。又遷為蘇秦、張儀、範雎、蔡澤作傳,逞詞流離,亦足以明其大才。故述辯士則辭藻華靡,敘實錄則隱核名檢,此所以稱遷良史也。(張輔〈名士優劣論〉)
26. 依據上文的看法,《漢書》不如《史記》之處在於:
(A)取材雜蕪,有失精審
(B)抄撮眾說,有失創新
(C)隱惡揚善,有失客觀
(D)用詞典麗,有失質樸
107指考國文考科-27
107指考國文考科-28
[題組:第28題到第32題]
甲
田常欲作亂於齊,憚高、國、鮑、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魯。孔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夫魯,墳墓所處,父母之國,國危如此,二三子何為莫出?」子路請出,孔子止之。子張、子石請行,孔子弗許。子貢請行,孔子許之。遂行,至齊,說田常曰:「君之伐魯過矣。夫魯,難伐之國,其城薄以卑,其地狹以泄,其君愚而不仁,大臣偽而無用,其士民又惡甲兵之事,此不可與戰。君不如伐吳。夫吳,城高以厚,地廣以深,甲堅以新,士選以飽,重器精兵盡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難,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難;而以教常,何也?」子貢曰:「臣聞之,憂在內者攻強,憂在外者攻弱。今君憂在內。吾聞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聽者也。今君破魯以廣齊,戰勝以驕主,破國以尊臣,而君之功不與焉,則交日疏於主。是君上驕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難矣。夫上驕則恣,臣驕則爭,是君上與主有郤,下與大臣交爭也。如此,則君之立於齊危矣。故曰不如伐吳。伐吳不勝,民人外死,大臣內空,是君上無強臣之敵,下無民人之過,孤主制齊者唯君也。」田常曰:「善。」(《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乙
《史記》曰:「齊伐魯,孔子聞之,曰:『魯,墳墓之國。國危如此,二三子何為莫出?』子貢因行,說齊以伐吳,說吳以救魯,復說越,復說晉,五國由是交兵。或強,或破,或亂,或霸,卒以存魯。」觀其言,跡其事,儀、秦、軫、代,無以異也。嗟乎!孔子曰:「__________(10個下底線字元)」,己以墳墓之國而欲全之,則齊、吳之人豈無是心哉?奈何使之亂歟?吾所以知傳者之妄。(王安石〈子貢論〉)
儀、秦、軫、代:指張儀、蘇秦、陳軫、蘇代,皆戰國知名說客。
28. 甲文中,田常聽完子貢的陳述「忿然作色」,是因為子貢:
(A)斥責齊國不仁不義
(B)諷刺田常短視狹隘
(C)論調荒謬悖於常理
(D)分析戰情淺薄空泛
107指考國文考科-29
107指考國文考科-30
107指考國文考科-31
107指考國文考科-32
107指考國文考科-33
[題組:第33題到第34題]
南唐彭利用對家人奴隸言,必據書史以代常談,俗謂之掉書袋,因自謂彭書袋。其僕有過,利用責之曰:「始予以為紀綱之僕,人百其身,賴爾同心同德,左之右之。今乃中道而廢,侮慢自賢。若而今而後,過而弗改,當撻之市朝,任汝自西自東,以遨以遊而已。」鄰家火災,利用望之曰:「煌煌然,赫赫然,不可向邇,自鑽燧以降,未有若斯之盛,其可撲滅乎!」(獨逸窩退士《笑笑錄》)
人百其身:出自《詩經》,指自身願死百次以換回死者的生命,在此處指願竭盡心力為對方付出。
同心同德:出自《書經》。
中道而廢:出自《禮記》。
以遨以遊:出自《詩經》。
33. 下列文意解釋,最適當的是:
(A)「賴爾同心同德,左之右之」,指僕人耍賴失德,三心二意
(B)「今乃中道而廢,侮慢自賢」,指因僕人半途辭職,有損主人的賢名
(C)「任汝自西自東,以遨以遊而已」,指將僕役逐出家門
(D)「自鑽燧以降,未有若斯之盛,其可撲滅乎!」指彭利用讚嘆火勢盛大,阻止鄰人將其撲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