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1學測國綜試卷18

18-19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18-19題。
周厲王使芮伯帥師伐戎,得良馬焉,將以獻於王。芮季曰:「不如捐之。王欲無厭,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師歸而獻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獲為不止一馬,而皆求於子。子無以應之,則將曉於王,王必信之。是賈禍也。」弗聽,卒獻之。榮夷公果使有求焉,弗得,遂譖諸王曰:「伯也隱。」王怒逐芮伯。君子謂芮伯亦有罪焉。爾知王之漬貨而啟之,芮伯之罪也。(劉基《郁離子.獻馬》)
18. 下列文句的「厭」,與「王欲無厭,而多信人之言」的「厭」意義相同的是:
(A)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B)館人「厭」之,忍弗言。將行,贈之以狗
(C)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
(D)近世「厭」常而反古,專尚奇麗。吾為衣食所迫,不能免俗

答案

「王欲無厭」的「厭」意為滿足。(A)「學而不厭」的「厭」也是滿足之意;(B)厭惡;(C)厭煩;(D)厭倦。
故選(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國綜試卷26

26.下列各組「」內的詞,意義前後相同的是:
(A)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男「有」分,女有歸
(B)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券/吾之所有,「悉」以充贈
(C)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眾視三人,坐月中飲,鬚眉畢「見」
(D)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
(E)庭中始為離,「已」為牆,凡再變矣/昔之所謂鹿港飛帆者,「已」不概見矣

答案

(A)有:同「又」/有:擁有
(B)悉:全部/悉:全部
(C)見:看出/見:顯現
(D)內:接納/內:讓...進入
(E)已:後來/已:已經
故選(B)(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