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2分科化學考科-30

[題組:第29-31題]
30 在某大氣壓力下,此混合物沸騰時的溴苯蒸氣的分壓為50 mmHg,而水蒸氣的分壓為250 mmHg,則餾出物中二者質量比值(溴苯/水)為何?(2 分)

答案

略解:分壓比=莫耳數比,P_溴苯/P_水=n_溴苯/n_水=50/250=1/5。
質量比=(n_溴苯×M_溴苯)/(n_水×M_水)=(1×157)/(5×18)=157/90≈1.74。
答案:1.74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化學考科-31

[題組:第29-31題]
31 於1 大氣壓下,此混合物約在溫度幾度(℃)時會沸騰?(2 分)

答案

略解:1大氣壓=760 mmHg。由圖9數據:
90℃時總壓≈640 mmHg,100℃時總壓≈760+145=905 mmHg。
使用內插法:(905-640)/(100-90)=(760-640)/(t-90)
265/10=120/(t-90),t-90≈4.53,t≈94.5℃。
答案:約94.5℃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化學考科-23

[題組:第22題至第24題]
生質柴油是具有發展性可替代石油的永續能源之一,可直接或混合石化柴油作為燃料。生質柴油是脂肪酸單烷基酯,可利用廢食用油脂,經由酯交換反應得到,如式(1)所示。酯交換反應可經由鹼或酵素催化進行,其中鹼催化反應的反應速率快,且催化劑用量較少,成本低廉,常用於製備生質柴油。
小華依據化學反應式(2),在實驗室中製備生質柴油;取0.12克氫氧化鉀溶於3毫升甲醇(約為0.074莫耳)後放入試管中,再加入12毫升的廢食用油(約為0.012莫耳),充分混合並加熱使反應完全。
小華發現上述反應前後的試管中有不互溶的液體(圖7),已知相關反應物與產物的密度與分子量列於表2。

下列敘述哪些正確?(多選)
(A)反應前上層為廢食用油
(B)反應前上層溶液可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色
(C)反應後最下層溶液可使藍色石蕊試紙變色
(D)反應後無甲醇剩餘
(E)反應後產生的甘油約1.10克

答案

依密度:反應前上層為甲醇(0.79),下層為廢食用油(0.92);反應後上層為甲醇/生質柴油,中層為生質柴油(0.88),下層為甘油(1.26)。
(B) 上層含KOH,鹼性使紅色石蕊變藍。
(E) 甘油莫耳數=廢食用油莫耳數=0.012 mol,質量=0.012×92=1.104 g。
(A) 反應前上層為甲醇;
(C) 甘油中性,不使石蕊變色;
(D) 甲醇過量,有剩餘。答案:(B)(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化學考科-24

[題組:第22題至第24題]
生質柴油是具有發展性可替代石油的永續能源之一,可直接或混合石化柴油作為燃料。生質柴油是脂肪酸單烷基酯,可利用廢食用油脂,經由酯交換反應得到,如式(1)所示。酯交換反應可經由鹼或酵素催化進行,其中鹼催化反應的反應速率快,且催化劑用量較少,成本低廉,常用於製備生質柴油。
小華依據化學反應式(2),在實驗室中製備生質柴油;取0.12克氫氧化鉀溶於3毫升甲醇(約為0.074莫耳)後放入試管中,再加入12毫升的廢食用油(約為0.012莫耳),充分混合並加熱使反應完全。
反應後試管內的液體,可用下列甲、乙兩實驗器材來分離,回答下列問題:

(1) 寫出甲、乙兩器材的名稱。(2 分)
(2) 若將反應後的溶液,置於器材(乙)中,則器材(乙)中的最上層與最下層的物質分別為何?(2 分)

答案

(1) 甲:漏斗;乙:分液漏斗。
(2) 最上層:甲醇(密度最小0.79 g/cm³);最下層:甘油(密度最大1.26 g/cm³)。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化學考科-23

[題組:第23-25題]在混合溶液中,不同種類分子的分子間作用力差距,會影響溶液偏離理想性質的幅度。附圖是在 1 大氣壓下,環已烷-乙醇混合溶液所測得的沸點對乙醇莫耳分率數值(X)的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23. 關於環己烷-乙醇混合溶液的敘述,哪些正確?(多選)
(A) X = 0.5 的環己烷-乙醇混合溶液沸點約為 64°C
(B) 將 0.5 L 環己烷與 0.5 L 乙醇混合後,溶液總體積大於 1.0 L
(C) 環己烷與乙醇混合為放熱反應
(D) 環己烷分子間作用力大於乙醇分子間作用力
(E) 環己烷分子與乙醇分子之間主要以偶極-偶極力互相吸引

答案

(A)正確,由圖查得X=0.5時沸點約64°C
(B)正確,溶液對拉午耳定律呈正偏差,混合後體積膨脹
(C)錯誤,正偏差溶液混合為吸熱過程
(D)錯誤,環己烷沸點約81°C,乙醇沸點約78°C,環己烷分子間作用力略大,但選項說法不夠精確
(E)錯誤,環己烷非極性,乙醇極性,兩者間為偶極-誘發偶極力。答案:A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化學考科-24

[題組:第23-25題]… (題組敘述同23題) …
24. 下列三種液體甲、乙與丙在60℃時,蒸氣壓大小順序為何?用「<」的符號寫出從小到大的順序。(2分)
甲:純乙醇
乙:純環己烷
丙:0.5 mol 環己烷+0.5 mol 乙醇

答案

純環己烷沸點81°C,純乙醇沸點78°C,在60°C時乙醇蒸氣壓較高。混合溶液對拉午耳定律呈正偏差,蒸氣壓高於理想值。順序為:純環己烷<純乙醇<混合溶液
答案:乙<甲<丙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分科化學考科-25

[題組:第23-25題]… (題組敘述同23題) …
25. X=0.9 的環己烷-乙醇混合溶液,其沸點比純乙醇的沸點明顯降低,寫出其主要原因。(2分)

答案

純乙醇分子間有強氫鍵作用,加入非極性環己烷後破壞了乙醇間的氫鍵網絡,使分子間作用力減弱,導致沸點下降。
答案:環己烷破壞乙醇分子間氫鍵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物理分科測驗–10

當物質顆粒或材料結構在奈米尺度時,會表現出有別於傳統材料的新穎物理性質。同學查閱奈米科技相關文獻時發現:如圖3所示,黃金的熔點會隨粒徑變小而減小,將展現新穎的物理性質。下列同學對此圖的解讀與推論,何者正確?
(A)粒徑變小趨近於零時,熔點亦趨近於零
(B)材料變為奈米尺度時不存在固液氣三態
(C)粒徑變小時之熔點變化是由於量測困難所造成
(D)當粒徑小於5奈米時,粒子的熔點急遽變小
(E)當粒徑大於20奈米時,粒子的熔點急遽變大

答案

(A)錯:圖未顯示粒徑趨近0時熔點。(B)錯:圖顯示有熔點,故有固液態。(C)錯:數據已量測出。(D)對:圖形顯示粒徑小於5nm時熔點急降。(E)錯:粒徑大於20nm後曲線平緩。選(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自然試題-56

表 4 所列為甲、乙、丙、丁和戊五種物質的熔點:

物質
熔點 (°C) 1069 -182 大於 3500 801 650

其中,甲具有共價鍵和離子鍵,乙在空氣中穩定且難溶於水,丙具共價網狀結構並可導電,丁易溶於水且其水溶液可導電,戊則具有延展性。已知甲、乙、丙、丁和戊分別代表以下所列的物質之一:
石墨、鎂帶、氯化鈉、甲烷、酒精、金剛石、碳化矽、硫酸鉀
下列選項中的配對哪些正確?(應選 2 項)
(A) 甲為硫酸鉀 (B) 乙為甲烷 (C) 丙為金剛石 (D) 丁為碳化矽 (E) 戊為氯化鈉

答案

甲:熔點1069,有共價鍵和離子鍵→離子晶體但含共價性,如硫酸鉀(K₂SO₄)(A對)。乙:熔點-182,空氣穩定難溶水→甲烷(CH₄)(B對)。丙:熔點>3500,共價網狀可導電→石墨(C錯,金剛石不導電)。丁:熔點801,易溶水,水溶液導電→離子晶體如氯化鈉(NaCl)。戊:熔點650,有延展性→金屬如鎂帶。故(A)(B)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自然試題-29

液化石油氣(又稱桶裝瓦斯)的主要成分為丙烷與丁烷,而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為甲烷。下列有關液化石油氣與天然氣的相關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3 項)
(A) 液化石油氣與天然氣的密度皆比大小
(B) 若液化石油氣所含丙烷之比例愈高,則其沸點就愈高
(C) 常溫常壓下,甲烷、丙烷與丁烷皆為氣體
(D) 相同質量的液化石油氣與天然氣完全燃燒時,天然氣所釋出的能量較多
(E) 甲烷、丙烷、丁烷三者合碳的重量百分率逐漸增加

答案

(A)錯,密度比空氣大或小?甲烷、丙烷、丁烷密度均小於空氣。(B)丙烷沸點-42℃,丁烷-0.5℃,丙烷比例高則混合氣沸點較低(B錯)。(C)常溫常壓下三者皆氣體(C對)。(D)每克燃燒熱:甲烷約50 kJ/g,丙烷約46 kJ/g,丁烷約45 kJ/g,故甲烷最高(D對)。(E)碳重%:CH₄=12/16=75%,C₃H₈=36/44≈81.8%,C₄H₁₀=48/58≈82.8%,逐漸增加(E對)。故(C)(D)(E)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