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變遷與正義
107學測社會試題-59
59-60為題組
◎ 課堂上,老師向學生介紹一本西方小說,內容寫道:主角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處在陌生環境中,資本家、企業家全部消失,土地、工廠、工具全屬公有;每個人可依照自己的興趣工作,工時不長,工作愉快,社會上每一項商品生產的數量恰能滿足所有人之需。請問:
59. 這本小說最可能描述的是:
(A)十二世紀西歐的莊園生活
(B)十七世紀的自由主義理念
(C)十九世紀的社會主義理想
(D)二十世紀的帝國主義藍圖
107學測社會試題-61
61-63為題組
◎ 某國的礦業一直是其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其政局長期紛擾不斷;1990 年,該國一位政治人物在演說中呼籲:「我國的未來只能是一個在不分膚色的基礎上,通過民主選舉而產生的機構來決定,也就是建立一個民主、不分膚色和統一的國家,白人壟斷政權的狀況必須結束。」該政治人物的理想逐漸成為事實,但國內經濟發展同時出現遲緩現象,直到21 世紀初才逐漸復甦。請問:
61. 該政治人物演說的內容,與下列哪一項權利保障的主張最吻合?
(A)民主國家應該保障多元族群的文化差異
(B)保障少數族群權益才能提升政府合法性
(C)保障多元族群的平等才能促進國家整合
(D)民主國家應該保障少數族群的自決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