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37

黑碳是指生質或化石燃料經不完全燃燒形成的產物,可經過幾千年到幾百萬年,不易分 解。小芊想測量古地質樣品中的黑碳,老師告訴小芊,樣品中還有許多含碳物質,如動 植物殘骸、化石燃料及油母質等,會影響黑碳含量的評估,因此必須先分離出不是屬於 黑碳的碳質。油母質是指動植物遺骸(通常是藻類或木質植物)在地下深處被細菌分解, 除去醣類、脂肪酸及胺基酸後,殘留下不溶於有機溶劑的高分子聚合物。 由文獻得知,以油母質與木炭做為實驗樣品,在酸性環境下,使用甲、乙、丙三種不 同濃度的二鉻酸( 2 2 7 H CrO )進行反應,得不同的反應時間點下,碳的殘留百分比,如 圖17。根據上文與實驗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題組(37-42題)圖17顯示油母質與木炭樣品分別與二鉻酸溶液反應,得碳的殘留百分比不同。下列關於實驗結果與推論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2項)
(A)油母質中的碳質相較木炭中的碳質的分子量大
(B)油母質中的碳質顆粒較小,木炭中的碳質顆粒較大
(C)油母質中碳的殘留百分比較木炭為低,是因油母質較易與二鉻酸溶液反應
(D)油母質中的碳質比木炭中的碳質容易被還原
(E)木炭中碳的殘留百分比,不因二鉻酸溶液濃度的不同而有明顯差異

答案

油母質殘留百分比低表示易被氧化,(C)正確。木炭殘留百分比高且對濃度變化不明顯,表示難被氧化,(E)正確。故選(C)(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自然科試題_57

題組(55-57題)此MOF材料在酸性及照光的條件下,可產生如下的反應:Cr2O7^2- + H+ → Cr^3+ + H2O。此外,小美於化學課中,也學到如下的反應式:Cr2O7^2- + Fe^2+ + H+ → Cr^3+ + Fe^3+ + H2O。試問反應式(2)是屬於哪一種類的反應?寫出式(2)平衡反應式的係數(係數為最簡整數比)。

答案

反應(2)為氧化還原反應。平衡係數:Cr2O7^2- +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自然試卷_24

硝酸銨( NH4NO3 )因含氮量高,常被用來製造化肥,但長期使用會導致土壤酸化。2020年發生於黎巴嫩貝魯特港的硝酸銨爆炸事件,是因為在高溫條件下,硝酸銨會進行激烈的反應,產生水蒸氣、氮氣以及氧氣所致。下列有關硝酸銨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3 項)
(A)硝酸銨具有4個N-H與3個N-O共價鍵,是分子化合物
(B)硝酸銨水溶液中的[ H+ ] > [ OH- ]
(C)硝酸銨可幫助植物製造核酸、蛋白質
(D)硝酸銨爆炸時,進行氧化還原反應,成分中的氮皆被氧化產生氮氣
(E)硝酸銨在高温下進行的反應,其反應式平衡後,各物種係數(為最簡整數)之和為9

答案

(B)NH₄⁺水解呈酸性;(C)氮為植物必需營養素;(E)2NH₄NO₃→2N₂+O₂+4H₂O,係數和=2+2+1+4=9,正確。(A)為離子化合物;(D)氮有被氧化(+5→0)與還原(-3→0)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自然試卷_27

某生欲探究同族的 X 元素與 Y 元素的週期規律性,設計了以下的實驗:先在圖 8 中的過濾瓶中置人少許二氧化錳,由蒯頭漏斗加水,使水位略高於蒯頭漏斗的長管底部,然後由蒯頭漏斗慢慢倒入含有 Y 與氫組成的過 Y 化氫水溶液,將產生的氣體導入圖 8 中裝有 X 與氫組成的 X 化氫水溶液的燒杯中會產生淡黃色粉末。下列有關此實驗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3 項)
(A)X元素的非金屬性大於Y元素
(B)X元素較Y元素易失去價電子
(C)X元素的原子半徑小於Y元素的原子半徑
(D)錐形過濾瓶中反應所產生的氣體具助燃性
(E)無色氣體與淡黃色粉末皆為共價分子物質

答案

Y為氧(H₂O₂),X為硫(H₂S),產生淡黃色S粉末。硫與氧同族,氧非金屬性較強,(A)錯,(B)錯,(C)正確(同族由上至下原子半徑增大)。產物O₂具助燃性,(D)正確。O₂與S均為分子物質,(E)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自然試題-12

【第12-13題組】黃鐵礦( FeS\(_2\) )是地表上主要礦物之一,通常與他種岩石的硫化物或氧化物伴生。地質學家為了解黃鐵礦成分,進行以下的實驗。其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1:將黃鐵礦實驗樣品磨成粉末,於3個錐形瓶(標號1~3)中分別放置0.35 克樣品,並加入50 mL的酸性溶液。
步驟2:將3個錐形瓶置放在室溫,但不同氧氣分壓下。
步驟3:經過一天後,取出20 mL上層澄清液,測量溶液中含鐵總濃度( [Fetotal] ,包含Fe(II)與Fe(III))、SO\(_4^{2-}\)濃度( [SO\(_4^{2-}\) ])及含硫總濃度( [Stotal] ,包含[SO\(_4^{2-}\) ]與其它含硫物質濃度)。
上述含硫總濃度是先用化學方法,將溶液中所有硫化物氧化成 SO\(_4^{2-}\) 後,再加以測量,實驗結果列於表1。

樣品 氧氣的分壓( atm ) [Fe total] ( mM ) [SO\(_4^{2-}\) ]/[Fe total] [Stotal] /[Fe total]
1 0.21 2.4 × 10\(^{-2}\) 1.46 1.74
2 3.0 × 10\(^{-3}\) 1.4 × 10\(^{-3}\) 1.39 1.72
3 3.3 × 10\(^{-5}\) 3.8 × 10\(^{-4}\) 1.24 1.70

欲測量含硫物質的總濃度時,可選用以下哪種試劑,將水溶液內的硫化物都氧化成 SO\(_4^{2-}\) ?
(A) NH\(_3\)(aq) (B) H\(_2\)O\(_2\)(aq) (C) Zn(s) (D) HCl(aq) (E) KCl(aq)

答案

(B) 過氧化氫(H\(_2\)O\(_2\))具有強氧化性,可將硫化物氧化為硫酸根離子(SO\(_4^{2-}\))。其他選項中,NH\(_3\)為鹼性,Zn為還原劑,HCl和KCl不具強氧化性。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自然試題-13

【第12-13題組】黃鐵礦( FeS\(_2\) )是地表上主要礦物之一,通常與他種岩石的硫化物或氧化物伴生。地質學家為了解黃鐵礦成分,進行以下的實驗。。其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1:將黃鐵礦實驗樣品磨成粉末,於3個錐形瓶(標號1~3)中分別放置0.35 克 樣品,並加入50 mL的酸性溶液。
步驟2:將3個錐形瓶置放在室溫,但不同氧氣分壓下。
步驟3:經過一天後,取出20 mL上層澄清液,測量溶液中含鐵總濃度(total [Fe ], 包含Fe(Ⅱ)與Fe(Ⅲ))、2 4 SO −濃度(2 4 [SO ]−)及含硫總濃度(total [S ],包含 2 4 [SO ]−與其它含硫物質濃度)。 上述含硫總濃度是先用化學方法,將溶液中所有硫化物氧化成2 4 SO −後,再加以測 量,實驗結果列於表1。 表1黃鐵礦樣品在不同氧氣分壓下溶解後成分分析

下列實驗觀察哪些為合理敘述?(應選 3 項)
(A)理論上純度100%的黃鐵礦樣品,其 [Stotal]/[Fetotal]值應該為2
(B)黃鐵礦在酸性溶液中,會隨氧氣分壓增高而減少其溶解的量
(C)此實驗黃鐵礦樣品中可能含有氧化鐵,所以量測 [Stotal]/[Fetotal]的值小於2
(D)在純氮氣下操作此實驗, [SO\(_4^{2-}\)]/[Fetotal]的值會大於1.46
(E)表1中, [SO\(_4^{2-}\)]/[Fetotal]值比 [Stotal]/[Fetotal]值小,表示在氧氣分壓為0.21 atm,經過一天仍無法將硫化物都氧化成 SO\(_4^{2-}\)

答案

(A)(C)(E) (A)黃鐵礦FeS\(_2\)中S:Fe原子數比為2:1;(B)氧氣分壓增高,溶解量增加(表1數據顯示);(C)若有氧化鐵雜質,會增加Fe量,使S/Fe比值下降;(D)無氧環境下,SO\(_4^{2-}\)生成減少,比值應更小;(E)Stotal包含SO\(_4^{2-}\)和其他硫化物,SO\(_4^{2-}\)/Fetotal < Stotal/Fetotal表示部分硫未完全氧化。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自然試題-48

【第47-49題組】利用電化學催化方法將二氧化碳轉變為具有經濟價值的含碳化合物。下列對於表 4 中相關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3 項)
(A)生成每莫耳甲醇、乙烯與正丙醇產物分別所需質子的莫耳數比為1:2:3
(B)混有二氧化碳的乙烯氣體產物,可以利用通過氫氧化鈉水溶液達成乙烯的分離
(C)生成正丙醇產物不溶於水,會在反應容器內分層
(D)還原每莫耳二氧化碳分別生成甲醇、乙烯與正丙醇所需消耗的電子莫耳數不同
(E)常溫常壓下,甲醇與正丙醇皆具有揮發性,是易燃性的有機物質

答案

(A)(D)(E) (A)甲醇需6H\(^+\)、乙烯需12H\(^+\)(每莫耳乙烯對應2莫耳CO\(_2\),故每莫耳CO\(_2\)需6H\(^+\))、正丙醇需18H\(^+\)(每莫耳CO\(_2\)需6H\(^+\)),比例為1:1:1?重新計算:每產物"莫耳所需質子數:甲醇6、乙烯12、正丙醇18,比例為1:2:3;(B)NaOH吸收CO\(_2\)但乙烯不反應,可分離;(C)正丙醇微溶於水,不會明顯分層;(D)每莫耳CO\(_2\)生成甲醇需6e\(^-\)、乙烯需6e\(^-\)、正丙醇需6e\(^-\)?重新計算:從半反應看,每莫耳CO\(_2\)在三個反應中均轉移6個電子;(E)甲醇和正丙醇均為揮發性易燃液體。"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