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6為題組
◎近代華人對東洋與西洋的分界,有不少史料可參考。1617年《東西洋考》提到:「文萊,即婆羅國,東洋盡處,西洋所自起也」;民國初年學者進一步補充:「明代以交趾、柬埔寨、暹羅以西今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爪哇、小異他群島,以至於印度、波斯、阿拉伯為西洋;今日本、菲律賓、加里曼丹、摩鹿加群島為東洋」。「文萊」即今之「文萊」。王室信奉伊斯蘭教,在十四至十六世紀期間是中國與伊斯蘭世界貿易的中繼站。1997年文萊海域發現了一艘十五世紀的沉船,由打撈出來的貨物研判,該船應該是在中國南方港口裝貨之後,預計航向伊斯蘭世界。請問:
依據題文,下列何者最可能是該沉船打撈起來的貨物?
(A)象牙
(B)香料
(C)銀幣
(D)瓷器
海上絲路
109學測社會試題-21
108學測社會試題-60
60-63為題組
柬埔寨為中南半島的文明古國,昔稱扶南,後名真臘、高棉帝國。真臘和鄰近的占城、暹羅等地,是宋代成形的「南海貿易體系」成員,當時中國和東南亞間的貿易商船往來不絕,許多東南亞的物種隨貿易活動傳入中國。《宋會要》記載:紹興3年進口商品中,以香料、藥材、珍寶為主。《諸蕃志》也列舉中國商人在真臘、占城等15個地區販售的商品有瓷器、絲織品、酒、漆器等。柬埔寨於十九世紀淪為法國保護國,1953年才獨立;但獨立後長年動亂,某國際組織乃通過決議,在該國成立柬埔寨臨時權力機構,於1992年至1993年協助該國重建和平政府,舉行自由和公正的選舉並制定新憲法,使該國恢復正常秩序;這也是該國際組織第一次接手管理一個獨立國家。該國政局較為穩定後,臺商也陸續到該國投資紡織成衣、製鞋、農產、木材加工等產業。請問:
若僅以題文中有關宋代「南海貿易體系」的敘述作為推論依據,可直接由上述資料獲得下列哪項結論?
(A)原產於真臘、占城,耐旱早熟的占城稻,至宋代才傳入中國
(B)南海貿易商船多在夏季從中國出發,冬季從東南亞返回中國
(C)中國的經濟重心南移和造船技術進步是南海貿易發展的基礎
(D)宋代南海貿易以中國輸出手工業商品、進口原物料商品為主
107學測社會試題-67
106學測社會試題-29
105學測社會試題-68
題組第67-68題
◎ 某 一 時 期,朝 廷 重 視 海 路 互 市,開 放 沿 海 地 區,以 便 與 阿 拉 伯 半 島 的 大 食、印 度 半 島 的 注 輦( Chola)、東 南 亞 的 蘇 門 答 臘、爪 哇、占 城 等 地 貿 易,商 人 甚 至 遠 從 麥 加 前 來 。 政 府 因 此 在 廣 州 、 泉 州 、 杭 州 、 明 州 、 密 州 等 港 口 設 市 舶 司 , 發 給 貿 易 執 照 , 征 收 貨 物 稅 。 請 問 :
引文所述的海上貿易活動,與下列哪個南洋群島的現象關係最密切?
(A)都市化的勃興
(B)人口轉型的出現
(C)伊斯蘭教的傳播
(D)殖民地式經濟的建立
114學測社會試題_17
宋元時期,中國船隻出海必須取得市舶司發給以漢字書寫的「公憑」,是記載貨物相關內容的出海執照,也是東亞各港口驗證商船的依據。明朝實施海禁,琉球在明朝的封貢秩序下,進行與東亞、東南亞各國間的中轉貿易。琉球國王以漢字咨文(外交文書)與暹羅等國往來,琉球負責貢舶貿易的官員也以漢字文書與舊港(印尼蘇門答臘東部)的華人領袖聯繫。根據上文,下列哪個推論最合理?
(A)中國政府強制貿易必須使用漢字
(B)各國商人認為使用漢字難以竄改
(C)東亞港口長期通行漢字已為定例
(D)東亞港口的官員及商人均為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