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 年 2 月 12 日),清帝溥儀頒布退位詔書。但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的清代檔案中,發現一件進呈給溥儀的奏摺,時間標註為「宣統十六年七月」。我們應如何解釋這個現象?
(A)宣統朝只有三年,應該是清政府官員誤植年代的奏摺
(B)清帝雖退位,政府仍同意其繼續使用帝號和原有紀年
(C)洪憲帝制時,為獲滿族支持而以宣統紀年進呈的奏摺
(D)滿洲國成立,其政府官員上奏給溥儀,故以宣統紀年
滿洲國
114學測社會試題_12
學者指出,二次大戰結束前,蘇聯基於雅爾達會議對日宣戰,得以在日本投降後,接收日軍在中國東北留下的設備及武器等。同時,為彌補勞動力,扣留此地的數十萬名日本平民,送往西伯利亞強制進行苦役勞動。這批日本平民最可能是:
(A)日、俄戰爭後,日本政府為解決國內經濟危機所推動的計畫移民
(B)併吞朝鮮之後,日本政府為拓墾東北亞殖民地所推動的季節移民
(C)第一次大戰後,日本政府為擴大對中國的影響所推動的自願移民
(D)滿洲國建立後,日本政府為協助該國經濟建設所推動的政策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