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列新詩,選出依序最適合填入□□內的選項:
甲、大麗花/開在後院裡/月亮□□籬笆時/順手帶走一絲春天殘餘的香氣(洛夫
〈花落無聲〉)
乙、鳥聲在漢城各座宮殿庭院內□□/如密密雨點落在鬼面瓦上/一處處都是回
響……(蓉子〈古典留我〉)
丙、一口老甕/裝著全家人的/心,放在屋漏的地方/接水/□□一家人的人/辛
酸……(林煥彰〈雨天〉)
(A)翻過/滴落/彈唱
(B)翻過/流淌/記錄
(C)駐足/流淌/彈唱
(D)駐足/滴落/記錄
現代詩賞析
107學測國文試卷第3題
閱讀下列新詩,最適合填入□內的詞依序是:
甲、山後割開暗夜/□□洩漏下來(瓦屋斯,諾幹〈拆信刀〉)
乙、路在前面/伸著/長長的舌頭/把一雙雙的腳/□了進去(向明〈七孔新笛〉)
丙、最後一隻高背時的 LA/還來不及出現/夕陽以吸塵器的速度/將這一切□乾淨(顏艾琳〈夕陽前發生的事〉)
丁、我拚命走過去樹下/已見它那灰白蒼老的影子/年輕的翠綠承受細雨的彈珠/調皮的□□在傘上(陳秀喜〈復活〉)
(A) 誓言/舔/沖刷/丟擲
(B) 誓言/捲/吞沒/流洩
(C) 祕密/舔/吞沒/丟擲
(D) 祕密/捲/沖刷/流洩
109學測國文試卷-06
現代詩中的景物常隱含另一層意蘊,下列敘述最不適當的是:
(A)〈狼之獨步〉中,詩人以「我乃曠野裡獨來獨往的一匹狼」表現其特立獨行
(B)〈再別康橋〉中「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雲彩」象徵詩人的漂泊不定
(C)〈錯誤〉中「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向晚」除了實寫,也隱含一日將盡,歸人卻仍未歸來的失落
(D)〈雁〉中「我們仍然活著。仍然要飛行/在無邊際的天空」,以排成「人」字的雁群不斷飛行,象徵人的某種堅持
110學測國文試卷-07
110學測國文試卷-42
下列甲、乙二詩都以「考試」為寫作題材,關於二詩的解讀,敘述適當的是:
甲:然則作為一個籃框/就是要被命中的/我們都曾經來到其下/等待過一次/最美的跳投
高高地/它懸在那裡/像極了一個天使的光環/發亮的手銬/像極了/所謂的永恆(陳雋弘《籃框——與我的學生們一起倒數,七十六天》)
乙:填完這些空白/就要和這一類的紙張告別了/語言如蚊蚋/每一個字/都刺痛紙上的肌膚
我們以油墨/撫慰紙張的傷口/等到油墨吸乾文字後/我們就和今天的自己/告別(簡政珍《畢業考》)
(A)甲詩與乙詩中的「等」,皆形容考前長期準備的焦慮
(B)甲詩以「光環」、「手銬」為喻,表達既期待又欲擺脫的複雜心情
(C)乙詩中的「空白」既指考卷上待填的答案,也暗喻因考試留白的青春
(D)甲詩以「籃框」暗指考生的才能難以發揮,乙詩以「油墨」暗指考生的答案千篇一律
(E)甲詩題目中的「倒數」和乙詩中的「告別」,皆暗指考試是進入人生下一階段的轉折
107學測國寫試題-03
(3-4題組)
你在傾聽小魚澼濺的聲音 張望春來日光閃爍在河面 微風吹過兩岸垂垂的新柳 野草莓翻越古岩上的舊苔 快樂的蜥蜴從蟄居的洞穴出來 看美麗新世界野煙靄靄── 在無知裡成型。你在傾聽 聽見自己微微哭泣的聲音 一片樹葉提早轉黃的聲音(楊牧〈夭〉)
問題(一):詩中有聲音的傾聽,有視覺的張望,也有快樂與哭泣。作者描寫春天的美麗新世界,但詩題為何命名為〈天〉?請從詩句中的感官知覺與情感轉變加以說明。文長限120字以內(至多6行)。(占7分)
112學測國文國綜試卷30
下列兩節現代詩,均以類和為寫作題材。關於詩意的解讀,適當的是:
甲、賦夫的貴榮華/從泛黃的紙張中傳來/殖民的中誠/帝國的律令/不過是根據折斷的種種呼/在不等重的雨端/大量用聽診器/也無法診療的喘鳴/沉吟為一位詩人(洪崇傑《稱作的彼端——致親和》)
乙、你與所有人/都曾為著者,駝著背走過/日本軍警到處罰站的街頭/在你自己的彰化場裡會用聽診器/像順風耳般,聽露所有在病人心房裡/癱瘓的故事與詩歌/住滿春得參、林先生、添福、阿金、莫那魯道……/你堅決帶他們走出情節與格律/到軍刀與警棍林立的廣場大廳遊行/在文藝網一通過排版複刻中/把他們供奉在文壇(解民禪《在囚獄中獲致潔淨的光》)
(A)甲詩「被折斷的秤錘」與乙詩「駝著背」,刻劃人民被拷打的形象
(B)二詩均以「聽診器」提示醫師的身分,暗指醫者仁心而能聽取民寢
(C)甲詩的「喘鳴」與乙詩的「癱瘓」,均指日治時期民智仍屬蒙昧無知
(D)二詩均述及(一樽稱作),慶幸文字能在當時對抗威權且洗滌人民苦厄
(E)甲詩認為人民苦難讓詩人悲憫發聲,乙詩認為苦難的人民被書寫而銘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