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3分科公民考科-38

[題組:第38-39題]
牽習是強調眾人合作的傳統捕魚方式。當魚汛出現,駕駛舢舨的人把漁網撒於海上,其他村民則共同再將漁網拉回岸邊。所捕撈漁獲由出賣或駕船撒網者先挑選,剩下的才由出力拉網的村民挑選。這種只要參與拉網便能分配到漁獲的村民互助網絡,讓家中成員因捕魚遇難而僅剩幼弱的家庭,能透過牽習免於飢餓困頓。學者主張,此漁村文化在現代國家體制完備前,發揮了重要替代功能。近年沿海漁源枯竭,漁村已放棄牽習。然而政府為發展觀光,補助業者將牽習轉型為文化體驗式旅遊活動。為了不讓遊客失望,業者的漁網愈來愈細,連小魚都撈捕上岸。保育人士批評此舉已形成反教育,不符牽習文化。請問:
38. 上述牽習旅遊活動所引發的問題,最適合以下列何者來描述?
(A)因為收益下降,導致民眾生產誘因不足
(B)因外部成本發生產不足,有賴政府矯正
(C)政府補貼刺激供給,反而增加外部成本
(D)補貼造成活動價格上漲,導致過度捕撈

答案

政府補貼刺激旅遊活動供給,但細網捕撈小魚造成生態破壞,產生負外部成本。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地理考科-25

[題組:第23-25題] 依據題文,造成乙國當時進口液化天然氣數量快速成長的原因,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減緩氣候暖化的速度
(B)降低工業發展成本
(C)降低核能發電的依賴
(D)鼓勵農業發展轉型

答案

311地震後核電廠停機,為彌補電力缺口而增加天然氣進口。
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分科地理考科-18

[題組:第18-20題] 1930-1940 年美國發生嚴重沙塵暴災害,起因是由於長期乾旱加上人為活動干擾,土壤在年中有一段時期乾燥裸露,使得風暴來臨時捲起大量沙塵,導致土地退化,糧食生產量大減,讓該地上千人背井離鄉移居到西部其他州,穿梭在各農場打零工,從事辛苦的勞力工作。《人鼠之間》和《憤怒的葡萄》兩本著作,除表現出災民的悲慘生活外,後者亦描繪移入地的農業型態。圖 4 為沙塵暴受災區分布圖。請問:

下列哪項人為活動最可能是造成受災區土地退化的原因?
(A)森林砍伐
(B)山牧季移
(C)深耕翻土
(D)刀耕火種

答案

美國大平原地區過度深耕翻土,破壞土壤結構,加劇沙塵暴。
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社會試卷53

第53-54題為題組
◎ 大量使用塑膠吸管所造成的健康與海洋生態破壞問題讓人擔憂。假定某國的民意強烈要求政府應立刻大幅度限制塑膠吸管的使用,且依據現行法律,主管機關已有充分法律授權可發布命令、訂定實施細則與開始日期,以管制塑膠吸管使用;但該機關卻認為茲事體大,仍依循該國法律對制訂行政命令的過程,預先將草案公告周知,並依法舉辦聽證,廣納各界意見,再審慎決定規定內容。請問:從外部成本的觀點,下列敘述何者符合該國政府政策的意涵?
(A)社會成本高於私人成本,從市場經濟的觀點塑膠吸管的生產數量過多
(B)社會成本高於私人成本,從整體社會的觀點塑膠吸管的生產數量過多
(C)私人成本高於社會成本,從市場經濟的觀點政府應管制塑膠吸管使用
(D)私人成本高於社會成本,從整體社會的觀點政府應管制塑膠吸管使用

答案

塑膠汙染造成社會成本高於私人成本,市場生產數量超過社會最適量。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社會試卷_42

42-45為題組
◎ 南投縣仁愛鄉南豐村眉溪畔聚居許多賽德克族人,該部落於日治時期被統治者強制遷居於此。因部落常遭風災肆虐,鄉公所乃在易達性較高與安全條件較佳的地點,設置「災害應變中心避難收容處」(圖7)。近年該部落與政府合作一項計畫,由部落族人參與討論公共資源分配,最後透過投票選出最需要投入經費在族語、弓箭等傳統文化的傳承。此外族人也以集體名義,申請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專用權,讓該計畫充分發揮強化族人自治與文化復振的功效。請問:
依據題文及圖7,鄉公所最可能選擇下列何處作為「災害應變中心避難收容處」的設置地點?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避難收容處應設於易達性高、安全條件佳處。圖7中乙位於道路旁、地勢較高且平坦,符合條件。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社會試卷59

59-60 為題組

愛爾蘭土地肥沃,盛產大麥、小麥等穀類。十三世紀以後,愛爾蘭即受英國統治,長期成為穀物供應者。十七世紀以後,愛爾蘭人民以馬鈴薯為主食。1845 至 1852 年間,愛爾蘭馬鈴薯歉收,發生嚴重饑荒,約有 20%以上的人口死亡或移民。研究指出,晚疫病應是造成馬鈴薯歉收的主因,其主要傳播途徑來自空氣或人畜攜帶,尤其在持續低溫、高濕的環境最容易傳播,而多雨加上強風更助長其快速蔓延,極短時間即可造成馬鈴薯廢耕。學者分析,在饑荒時期,愛爾蘭歉收的作物只有馬鈴薯,然輸出至英國的穀物,據推算足以養活當時愛爾蘭的兩倍人口,因而認為饑荒實為人禍。饑荒之後,愛爾蘭展開大規模佃農運動,組織聯盟,爭取權益,提出幾項訴求,包括:土地買賣自由、保障佃租契約與合理地租。請問:若以投入、過程、產出、回饋為馬鈴薯農業系統的四個環節,根據上文,最可能是在哪個環節內的自然要素發生變化,使得晚疫病快速傳播蔓延,造成馬鈴薯廢耕,而使整個系統運作出現崩壞現象?
(A)投入
(B)過程
(C)產出
(D)回饋

答案

晚疫病發生在作物生長過程(過程環節),導致系統崩壞。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53

52-53為題組
假若畜牧業者可以免費的方式取得該藥,並且成功地讓國內所有家畜解決打嗝的問題。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家畜服用新藥對於畜牧業生產面的廠商成本線與社會成本線將造成何種影響?
(A)廠商成本線上移,接近社會成本線
(B)廠商成本線下移,接近社會成本線
(C)社會成本線下移,接近廠商成本線
(D)社會成本線上移,接近廠商成本線

答案

減少甲烷排放降低社會成本,使社會成本線下移接近廠商成本線。答案為(C)社會成本線下移,接近廠商成本線。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