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4分科公民考科-34

[題組:第34-36題]阿恩的母親素來疼愛女兒,在阿恩婚前即贈與一輛名車供其上班使用。後來阿恩與男同學小新結婚,未約定任何夫妻財產制。兩人原本都是上班族,但小新年邁的父親出現身體失能問題,經協商後共同決定由阿恩辭職照顧小新的父親。然而,阿恩母親卻認為她放棄工作的決定,其實是限縮女性的自我實現。
過了數月,小新遭公司資遣,經過一年仍未找到工作,於是開始抱怨社會不公,雖然仍可以工作,但已放棄自己,家庭經濟因此陷入困境。最後因無法共同生活,小新訴請法院判決離婚並請求分配剩餘財產,同時主張他的財產較少,請求將阿恩母親贈與的名車分配給他。
小新放棄求職的情況,非但不是特例,反而日漸增多。有學者認為,需重新界定失業率,加入小新這類的失業型態,才能反映真實的失業狀況。該學者蒐集近5年三筆失業率的資料,差別在失業人數計算方式的不同,分別定義如圖3中的甲、乙、丙。請問:

下列哪項論述,最能呼應阿恩母親對她放棄工作的感想?
(A)在父權文化的思考下,使居家照顧的工作與男性幾乎無關
(B)社會規範形塑理想媳婦形象,女性被迫承擔照顧長輩責任
(C)職場充斥性別不平等,女性常因遭受壓迫而選擇回歸家庭
(D)相較於男性,女性職涯發展更常受到無形社會規範的制約

答案

女性職涯發展受社會規範制約,影響自我實現。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分科公民考科-01

某國研究指出:障礙兒童就學期間鮮少參與畢業旅行,因為學校規劃畢旅時,常習慣性略過討論障礙兒童需要的支持措施,而障礙兒童也少有參與意願。從社會規範之作用來檢視此現象,下列敘述何者最適切?
(A)將障礙兒童的不願參與視為理所當然,將限縮其自我發展
(B)校方未能輔導障礙兒童提升人際互動之自信心,顯有失職
(C)若校方強迫障礙兒童須參加畢旅,反而未能尊重其自主性
(D)學校未提供畢業旅行替代選項,已構成對障礙兒童的歧視

答案

本題探討社會規範對障礙兒童參與活動的影響。正確答案為(A),因社會規範若將障礙兒童的不參與視為理所當然,會限制其自我發展機會,符合社會規範作用的分析。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分科地理考科-08

全球女性勞動力的比例受到產業、社會、傳統文化影響甚大,其中,伊斯蘭世界女性勞動力比例較低,主要受到下列哪種因素影響?
(A)服務業發達
(B)人均GDP高
(C)平均教育程度高
(D)傳統文化性別制約

答案

伊斯蘭世界女性勞動力參與受傳統文化與性別角色規範影響較深。
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社會試卷03

小安研究某國財產制度,蒐集該國某年遺產繼承統計資料(表2)。她推論造成男女數據差異的成因,除與該傳統社會觀念有關外,與其民法繼承法律的規定亦有關聯。下列該國繼承制度所採取的原則,何者與表中數據所呈現之性別差異最為相關?
(A)民法繼承法律在繼承權利方面採取性別平權的原則
(B)准許被繼承人在生前以遺囑自由處置一定範圍財產
(C)以特定親屬繼承為原則,並以配偶為當然的繼承人
(D)繼承人償還被繼承人的債務,以繼承所得遺產為限

答案

表中男性繼承比例明顯高於女性,反映繼承制度可能存在性別不平等,非單純平權原則。答案需進一步分析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社會試卷45

第44-46題為題組
依據題文資訊,下列有關該思想家主張的敘述,何者最能凸顯「泛伊斯蘭主義」的社會規範功能?
(A)對抗西方諸列強入侵的武力團結主義
(B)避免伊斯蘭世界分裂的國家民族主義
(C)重建伊斯蘭文化共同價值與集體信念
(D)教育穆斯林信徒遵守伊斯蘭宗教儀式

答案

強調以伊斯蘭基本信仰為生活倫理規範,重在重建共同價值觀。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社會試卷_52

52-54為題組
◎ 為探究各國出生率偏低現象與因應措施,某校同學閱讀以下兩份資料:
I.某國為東亞的中高所得國家,政府為提升生育率,修訂已婚勞工停薪申請育嬰假的辦法,不但增加夫或妻的請假彈性,並提高請假期間津貼達八成薪。新法實施後,該國申請留職停薪人數成長超過3成,其中男性成長又比女性高2倍。
II.多位學者發現,中高所得國家年輕人晚婚或終身不婚的現象很普遍,導致各國生育率皆呈現下降趨勢。某學者甲指出,同為中高所得國家,北歐國家的出生率較東亞國家高,而北歐國家的新生兒,有半數以上出生於無法定婚姻關係的父母,但在東亞國家絕大多數的新生兒都出生在法定婚姻關係之內。
請問:
依題文資料推論,上述某國所施行的政策,是想要透過什麼策略來提高生育率?
(A)鼓勵新婚夫妻之一方退出職場
(B)鼓勵夫妻共同分攤育嬰的責任
(C)提升高齡已婚婦女的生育意願
(D)提供年輕人早婚並生育的誘因

答案

政策增加育嬰假彈性且提高津貼,特別鼓勵男性申請(男性成長較高),目的在促進夫妻共同分擔育兒責任。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2學測社會試卷_54

52-54為題組
學者甲若依據自己的發現來解釋北歐國家出生率比東亞國家高的現象,最可能選擇下列哪個因素來解釋?請在答題卷表格勾選一項,並參考題文說明判斷理由。

答案

北歐非婚生子女比例高,東亞則多在婚姻內生育,反映社會規範對生育行為的影響差異。答案:社會規範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社會試題-03

我國《民法》對於子女姓氏應從父姓或母姓的規定,歷經數次修正,由原先「子女應從父姓」,改成可以由父母書面約定子女姓氏。但目前依據內政部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的子女仍以從父姓為主。下列哪一個論點最能用來說明此一現象?
(A)法律未強制子女從父姓,係因社會習慣與法律具有一致性
(B)因習慣法的效力優先於法律規定,故此現象合乎法律要求
(C)社會大多數人重視家庭倫理,認為家庭是社會規範的基礎
(D)社會傳統風俗習慣形塑了人們的行為,其影響比法律更強

答案

傳統習俗對行為影響深遠,即使法律修改仍多從父姓。答案為(D)社會傳統風俗習慣形塑了人們的行為,其影響比法律更強。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社會試題-10

9-11為題組
依據題文資訊,下列敘述何者最能說明「唱山歌」的文化意涵?
(A)青年男女藉唱歌表達對自主情愛關係的嚮往
(B)山歌風格標示出山區工人非主流的文化位階
(C)工人藉由唱山歌以形塑勞動階層的群體文化
(D)唱山歌是山區青年男女成年的社會通過儀式

答案

山歌作為勞動階層表達情感與群體認同的方式。答案為(C)工人藉由唱山歌以形塑勞動階層的群體文化。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社會試題-11

9-11為題組
如果從「社會規範」的角度出發,下列敘述何者最適合用來解釋劉致平的「領悟」及其被迫遠走他鄉的情節?
(A)階層界線太明確,妨礙地主與勞工之間發展出平等互惠的關係
(B)傳統社會中的財產繼承,使得子女無法依自己的興趣選擇職業
(C)血緣宗親力量若成為重大的人際壓力,將會限制個人自由發展
(D)家庭為整體幸福並傳遞文化價值觀,常要求子女犧牲個人利益

答案

同姓不婚的宗親規範限制個人婚姻自由。答案為(C)血緣宗親力量若成為重大的人際壓力,將會限制個人自由發展。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