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種學
110指考生物考科-29
下列哪些是環境因子影響基因表現而產生的反應?
(A) 某一品系的家兔,養在 33°C 以上的環境,毛色為白色;養在 33°C 以下的環境,毛色為黑色
(B) 在大西洋蛙中插入另一魚種的抗凍蛋白基因啟動子,啟動下游基因表現
(C) 對屬於短日照植物的菊花進行夜間照光,延後菊花開花時間
(D) 利用農桿菌將抗病毒基因轉殖入農作物中,讓此作物具有抗病能力
(E) 基改玉米中放入抗蟲害基因可產生某些蛋白質,殺死特定昆蟲
112分科生物考科-19
112分科生物考科-36
113分科生物考科_23
[題組:第23題到第25題]個體的大小、膚色等外部形態之變異,常受基因表現程度的影響。以不同品系的狗為例,其身型、大小甚至毛色皆極為不同,以小型犬吉娃娃與大型犬大麥町為例,其體重差距可高達十倍之多,而此形態之不同是近百年來育種的結果。科學家為了解在基因層面如何造成品系之間的個體差異,進行全基因體的序列分析。以純品系的 4 種小型犬及 4 種大型犬的 DNA 序列做比較,發現在染色體 15 上有 2 個基因座與個體大小決定相關,並進一步分析單核苷酸多型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SNP 是指族群中不同個體同一 DNA 片段同位點核苷酸的多型性,可導致基因序列的多樣性。多型性是自然界中常見現象,與生物表現型的多樣性相關,因此可做為分子標記來研究各 SNP 與性狀的相關性。研究人員又發現小型犬血清中之 IGF1 蛋白質濃度明顯低於大型犬 IGF1 的濃度;小型犬的 IGF1 mRNA 量只有大型犬的 30%左右。這項研究顯示,IGF1 的表現量對個體大小的決定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請依本文所述及相關知識,回答 23-25 題。
23. 基於上述分析,下列推論何者正確?
(A) DNA 序列變異造成基因表現量不同而造成個體差異
(B) IGF1 的表現量影響 SNP 的分布
(C) SNP 無法應用在尋找可能導致疾病的基因
(D) 染色體 15 上只有一個基因影響個體大小之決定
114分科生物考科-06
同域種化的現象在植物界較動物界常見,過程中常常牽涉到多倍體的形成。有關植物種化的概念或現象,下列何者正確?
(A)植物的同域種化過程中,經常依賴植物體具有無性繁殖或是自花授粉的能力
(B)植物演化過程中,染色體倍增的現象和自花授粉的方式沒有任何關聯
(C)人類對作物進行育種的過程中,從未使用形成異源多倍體的技術
(D)現代植物細胞組織培養技術發達之後,不影響人為產生新物種的機率
114分科生物考科-07
「不可能的漢堡」使用非肉製素食漢堡排,其外觀與口感和牛紋肉所製成的漢堡排近似。此素食漢堡排在主原料大豆蛋白外,加入由酵母菌產生的大豆根瘤菌血紅蛋白,使其具有肉汁感。依據上文及已習得知識,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肉汁感是由「不可能的漢堡」中,大豆根瘤菌血紅蛋白的核苷酸所造成
(B)「不可能的漢堡」使用的大豆根瘤菌血紅蛋白,是由重組DNA技術產生
(C)大豆根瘤菌血紅蛋白是一種特殊的大豆蛋白質
(D)酵母菌產生大豆根瘤菌血紅蛋白的機制,與其產生酒精的機制相同
105學測自然試題-19
下列有關基因轉殖技術,製備重組 DNA 的步驟次序,何者正確?
Ⅰ.取得含重組DNA分子之細菌 II.用限制酶切開質體DNA III.由細菌萃取質體 IV.混合外源基因和載體 V.以DNA連接酶連接DNA
(A)Ⅲ,Ⅱ,Ⅰ,Ⅳ,Ⅴ (B)Ⅳ,Ⅱ,Ⅰ,Ⅲ,Ⅴ (C)Ⅲ,Ⅱ,Ⅳ,Ⅴ,Ⅰ
(D)Ⅳ,Ⅴ,Ⅰ,Ⅱ,Ⅲ (E)Ⅴ,Ⅳ,Ⅲ,Ⅱ,Ⅰ
109學測自然試題-52
利用基因轉殖技術,人的胰島素基因可被轉殖進大腸桿菌,以便生產胰島素。由此可知下列有關哺乳動物與原核生物比較之推論,哪些正確?(應選3項)
(A)兩者的轉譯機制相似
(B)兩者都會產生胰島素
(C)兩者都適用分子生物學中心法則
(D)兩者的細胞分裂機制相似
(E)兩者DNA中的核苷酸種類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