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1學測社會試卷17

某國的動力織布機技術在十九世紀初獨步全球,該國嚴格控管此關鍵技術,避免秘密外洩。一名外國技師刻意潛入該國工廠學習,花費六個月將所有技術細節記在腦中,回國後憑記憶建立相同的動力織布工廠,推動自己國家的工業技術革新。此情況最可能是:
(A)他從英國偷學技術,帶回美國
(B)他從英國偷學技術,帶回日本
(C)他從美國偷學技術,帶回印度
(D)他從美國偷學技術,帶回俄國

答案

十九世紀初英國紡織技術領先全球,美國透過技術引進發展工業。答案為(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社會試卷20

有人回憶:當時,食物都要配給,沒有咖啡,但有糖和紅茶。每次參加茶會,都要自備糖和茶葉。原本商店中還有牛油和乳酪,大多來自紐西蘭或加拿大,現在也少了。經常一個月也吃不上一斤肉,天天吃鯉魚。有一段時間,政府領導人還提倡自己種植糧食作物,解決糧食短缺問題。這最可能是何時何地的景象?
(A)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德國
(B)二次世界大戰時的英國
(C)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中國
(D)首次石油危機時的伊朗

答案

二戰時英國實施食物配給,仰賴殖民地進口,符合題意。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社會試卷60

59-60 為題組

依上文推論,除馬鈴薯歉收外,最可能造成愛爾蘭饑荒的主要原因是:
(A)愛爾蘭地主抽取高地租,造成愛爾蘭人民窮困,無力購買高價穀物
(B)愛爾蘭人自古以來就以馬鈴薯為主食,不償食用新引進的穀類作物
(C)愛爾蘭篤信宗教,視馬鈴薯發生疫病為天譴,情願受罰而不食穀物
(D)英國政府因愛爾蘭人民叛服無常,閣員主張嚴懲,故禁止輸入穀物

答案

英國殖民政策導致愛爾蘭糧食外銷,當地人民無力購買其他食物。答案為(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